你真的想要一座智慧城市吗?

源自:smart time时间:2017-12-19次数:1


      美国EasyPark公布了全球2017智能城市索引,第一名是哥本哈根。然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史密斯却宛如“国王的新衣”般直接指出:“当前的智慧城市现实是,根本没有一座城市称得上智慧。

      城市发展应该更智慧吗?如果一个城市的运转,最终追求的是效率、便利、舒适,那么智慧化应是这个时代所能给出最好的答案,但智能组件无法完美串连,以至节奏交错影响下牵绊彼此的现实,确实是得集体面对的升级挑战。
 
     《科学人》最新一期的报导〈关于智慧城市,人们不愿面对的真相〉,整理了最近智慧城市的重要新闻:比尔.盖兹(Bill Gates)11月13日宣布,要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沙漠里买下2万5千亩土地,从无到有打造一座智慧城市。美国EasyPark公布了全球2017智慧城市索引(2017 Smart City Index),第一名是哥本哈根。
 
      然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史密斯(Kendra Smith)却宛如“国王的新衣”般直接指出:“当前的智慧城市现实是,根本没有一座城市称得上智慧。”
 
      作者认为,截至目前为止,我们所谓的智慧城市其实只是个别的智慧项目计划,无论是匹兹堡费城交通局花费3千万美元推动、能够自动因应车流状况调整的智能号志系统,坎萨斯市政府投资1千5百万美元打造智慧照明计划,透过内建传感器在没有行人与车子时自动关闭街灯来节能省电,预计减少两成到三成的电力浪费。这些个别的亮点项目都展现了智慧城市科技的“潜能”,但却无法代表网络相连、点对点的规划每一个角落街廓、完整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潜能与现实之间脱钩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智能城市是数字世界混合汇流之处,但是可能也是与非数字世界的『撞击之处』。非数字议题包括传统治理、社会正义、政治、意识形态、隐私与财务成分,当智慧城市规划开始变成重要的因子时,这些都不是那么聪明、有效率或能够弹性适应。任何一个不聪明元素都可以摇身变成拦路虎,而且当与其他城市中的长期问题结合时,比重成长得愈来愈巨大。”
 
      其实这后面是我们自己对未来描述模式,所造成逻辑问题的反扑。我们选择性地用某些“可以变聪明”的组件,来代表整个数字化城市的全貌。却没有考虑那些被忽略的组件,在长期忽视与酝酿下的连动影响。
 
      这样的声音不是第一次被听见。在伦敦政经学院(LSE)城市计划中资深研究员、美国的都市分析专业者格林菲尔德(Adam Greenfield)长期扮演着乌鸦的角色,认为智慧城市这个概念把科技摆在民众前面,忽略了那些最基本让我们作为人的基本要素。他对科技没有意见,也是先进技术的早期倡议者,但是他认为对所谓智能操作系统、数据分析与算法将是影响我们未来的关键这个看法,目前已经有来自全球各地的疑虑与批判我们不能忽略。
 
      2014年的LSE报导〈把智慧城市变笨吧!〉,与他的著作《反对智慧城市》(Against the Smart City),认为这个问题不只是智慧城市的修辞学与话术出了问题,媒体无法揭露这是一个大型科技公司的营销利多现象,报导智慧城市但是却没有办法批判思考与讨论后台政治的种种连动关系,这些也让智慧城市的“智慧”遮蔽了人们的双眼。格林菲尔德自己本身也是物联网社会影响与设计的最早论述者之一,除了不再用鸟瞰的方式、而是用“由下而上”的观点来重新检视智慧城市之外,近年来更转向思考与检验哪些“激进的科技”,例如区块链,可以合作形塑城市的未来。
 
      智慧城市不是新的故事,而对智慧城市的批判也已经有其历史。只是长久以来,这些论述分属不同的阵营,各自有一套看法与观点。我好奇的是,为何是现在?为何现在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听见愈来愈多人在关注这样的意见看法交峰?当《科学人》这样的推广科学与技术观点的科普读物,都开始反省智慧城市的时候,代表着什么意义?
 
      我觉得可以跟OTT在线影音串流服务喧嚣尘土的使用现象一起思考而获得启发。作为剪线大军的一员,OTT的使用者是什么样的人?是不再付费给任何广播电视节目的宽带因特网用户。这些人跟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用户已经完全不同。当因特网的使用者数量不断增长,他们不会再回到传统的使用情境时,新的议题与需求便将取而代之,成为信息社会新的主流议题。
 
      智慧城市也将面对这样的转变。传统用户不依赖网络,需要传统的服务来衔接这些公民的日常生活──而这些想象就是过去智慧城市主流概念的核心情境。一但人们遭逢愈来愈多先进的应用,传统服务不再能够满足大家时,也将带来智慧城市的改版与升级契机:“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更包容性的智慧城市概念来引导人们前行。
 
      我的书包里总是摆着一本令人反复翻阅解读的城市与科技著作,安东尼.汤森(Anthony Townsend)的《城市的未来,应该要是什么样子?》。在未来的智慧新风貌中,公民的参与会是最重要的关键。唯有认同,才会参与,而今日我们所要形塑的智慧城市文化是什么?我们的智慧,怎么照顾那孕育众人的土壤与文化?数字文化怎么跟传统文化携手并进?
 
   “赞叹智慧,感恩智慧”,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申论题,会是未来智慧城市升级版的新挑战。